肺癌知識
肺癌患者在治療康復期間情緒低落不穩定怎麼辦?

情緒低落、抑鬱是患者在初期確診腫瘤時的的共同表現。部分患者在患病後,心理比身體先承受不住,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擔心復發轉移,因此每天處在焦慮、痛苦之中。

情緒低落、抑鬱是患者在初期確診腫瘤時的的共同表現。部分患者在患病後,心理比身體先承受不住,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擔心復發轉移,因此每天處在焦慮、痛苦之中,殊不知過度焦慮,反而適得其反,不利於疾病的康復。情緒是免疫力的領導,長期不開心,鬱鬱寡歡是導致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原因。

精神是戰勝癌症的支柱

早期和部分中期的肺癌患者,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。但是,手術治療在增加患者生存時間的同時,卻可能導致患者的肺部功能受到損傷,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,而且肺癌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肺部感染、胸腔積液以及肺不張等並發症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》上發表論文提出,術前鍛煉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手術後並發症的發生率,與不運動的患者相比,參加鍛煉的患者出現並發症的風險降低48%,住院時間也縮短了近3天。
在手術前,可以通過運動鍛煉,改善肺通氣功能,從而提高手術耐受性;同時,通過鍛煉還能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,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,緩解肺癌帶來的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

精神是戰勝疾病的前提,在同等的醫療條件下,一些病人“想得開”,有著與癌症抗爭的堅強意志,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嚇得不知所措的患者治療效果要好得多。
因此我們應該及時發現和糾正患者的心理問題,促進病人向良好情緒轉化,調動病人的一切主觀能動性,發揮病人的潛能,與腫瘤抗爭。只有使病人儘早從疾病的苦惱中解脫出來,心情坦然的接受治療,治療的作用才能被盡可能地發揮出來。

不良飲食習慣需改變

不少患者即使在患病後仍沒有改變之前不良的飲食習慣。油炸、高糖高脂、大肉大魚、喝酒抽煙、不吃蔬果粗糧等種種飲食惡習是促進癌細胞復發轉移的高危因素。

保持合理、均衡、全面、充分的營養,是癌症治療的重要物質基礎

良好的營養狀態對體能、免疫功能起支持作用,使患者更易於承受手術、化療、放療,減少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,降低感染和其他並發症的出現。
我們要知道,癌症患者需要比正常人更多的營養,以彌補疾病的消耗,配合治療需要,體重正常的患者,其營養應比正常人多20%,體重不足的患者應該增加到50%,增加的部分當然應以優質蛋白質、多種維生素為主。
對於癌症患者來說,忌口是需要的,但忌口又不是的。忌口的本意是要有助於癌症治好,身體康復。可以根據病情,進行變通,具體忌什麼,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,患者可以按照主治醫生的醫囑進行。但對於一些流傳的忌口說法,大家還是不要輕易相信。

© 肺癌諮詢網 2022  解決您對於肺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,照護從知道